词语 | 化景 |
释义 | 基本解释(1).即景化。仰慕;信奉。 南朝 梁 沉约 《栖禅精舍铭》:“委组东国,化景西莲。” 成语(Idiom):化景 发音(Pronunciation):huà jǐ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把现实中的景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景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化景是指将现实中的景象或事物通过艺术手法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景象。它强调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对现实的重新塑造,将平凡的事物变得美丽、艺术化。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该成语常用于描述文学、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中,表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将现实中的景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景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古代绘画家通过运用技巧和创造力,将现实中的景物进行重新构思和表达,使得画面更具艺术感和审美价值。因此,人们形容绘画家的作品如同将现实中的景物“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景象,从而产生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画笔将枯燥的城市街景化为了一幅美丽的画作。 2. 这位摄影师通过巧妙的构图,成功地将普通的风景化为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照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化景”与“绘画”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画家正在用自己的创造力将现实中的景物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景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画派和画家的特点,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化景”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情感。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用彩色铅笔将校园的美景化成了一幅画。 2. 中学生(13-16岁):她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家乡的乡村风光化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 3. 大学生(17-22岁):这位年轻的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将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化为了一系列具有深意的艺术作品。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