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见利忘义 |
释义 |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jiàn lì wàng yì ㄐㄧㄢˋ ㄌㄧˋ ㄨㄤˋ ㄧˋ见利忘义(見利忘義) ◎ 见利忘义 jiànlì-wàngyì [forget morality and justice when one sees money;be actuated by mercenary views;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 只图一己私利,而置道义于不顾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 吕布拱手来降。—— 罗贯中《三国演义》 词语解释jiàn lì wàng yì ㄐㄧㄢˋ ㄌㄧˋ ㄨㄤˋ ㄧˋ见利忘义(見利忘義) 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 孝文 时,天下以 酈寄 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絶,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三国演义》第三回:“﹝ 李肃 ﹞曰:‘某与 吕布 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见利忘义 成语(Idiom):见利忘义 发音(Pronunciation):jiàn lì wàng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见到利益就忘记了道义和义务,只顾追求私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见利忘义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利益时,忘记了道义和义务,只顾追求私利,不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弃道义和义务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见利忘义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猴子在一个高大的树上生活,它每天都能吃到树上的果实,过得非常舒适。有一天,一只猴子来到了树下,告诉树上的猴子,这片地方即将被砍伐,他们应该离开。树上的猴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并不相信,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个树上,享受着美味的果实,对于树被砍伐的可能性感到不屑一顾。最终,树确实被砍伐了,树上的猴子们失去了家园和食物来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时候为了短暂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道义和义务是非常危险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见”、“利”和“忘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见利忘义,背叛了自己的朋友。 2. 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不值得信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为三个部分记忆。首先,记住“见”字,表示看到;然后,记住“利”字,表示利益;最后,记住“忘义”,表示忘记道义。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组合起来,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与道义、义务和利益相关的成语,如“以义为重”、“忘恩负义”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的同学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见利忘义地欺骗了我。 2. 初中生:他为了考试能够得到好成绩,见利忘义地抄袭了别人的作业。 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见利忘义地滥用职权。 4. 大学生: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见利忘义地背叛了他的合作伙伴。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见利忘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