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嗟愤 |
释义 | 成语(Idiom):嗟愤(jiē fèn) 发音(Pronunciation):jiē fè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表示对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感到悲愤和叹息。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嗟愤是由“嗟”和“愤”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嗟”表示叹息、悲叹,表示对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感到悲愤;“愤”表示愤怒、气愤,表示对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感到愤怒。嗟愤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对社会不公、道德败坏或个人受到不公正对待等情况的悲愤和愤怒。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嗟愤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相关的场景,例如: 1. 当看到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时,可以用嗟愤来表达对这种不公的悲愤之情。 2. 当个人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可以用嗟愤来表达对这种不公的愤怒和不满。 3. 当看到道德败坏的行为时,可以用嗟愤来表达对这种道德败坏的悲愤和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嗟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后,被刘邦俘虏。项羽对刘邦的背叛和自己的失败感到非常悲愤和愤怒,于是写下了《嗟愤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首诗中有一句“嗟愤余生,恨无穷已”,后来人们就将“嗟愤”作为一个成语来表示对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感到悲愤和愤怒。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嗟愤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社会不公的现象感到嗟愤不已。 2. 面对那些道德败坏的人,我感到嗟愤之情难以平息。 3. 他对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感到嗟愤,决定要为自己争取公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嗟愤这个成语: 1. 将“嗟”和“愤”两个字分开记忆,嗟表示悲愤和叹息,愤表示愤怒和气愤。 2. 可以将嗟愤与悲愤和愤怒这两个情绪联系起来,形成对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感到悲愤和愤怒的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以下内容: 1. 学习其他与社会不公、道德败坏等相关的成语,如义愤填膺、忿忿不平等。 2. 阅读相关的文章、新闻和书籍,了解和思考社会不公和道德败坏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对班级里的欺负行为感到嗟愤,希望老师能够采取措施制止。 2. 初中生(13-15岁):看到新闻里的不公平对待,我对社会现象感到嗟愤,希望能够改变这样的局面。 3. 高中生(16-18岁):对于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我感到嗟愤不已,希望能够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 4. 大学生(19-22岁):我对社会不公和道德败坏感到嗟愤,决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