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接二连三 |
释义 | 成语(Idiom):接二连三 发音(Pronunciation):jiē èr lián s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连续不断地接着发生或出现。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或事件连续不断地接踵而至,一件接着一件地发生或出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事物或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连续不断的情况。常用于叙述连续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或连续出现的好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世说新语·文学》中,原文是“接二连三,如杨之奉献”。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数词+动词+数词,其中“二”和“三”表示数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几天接二连三地下雨,真让人烦恼。 2. 这个小镇上的新店铺接二连三地开业,生意很好。 3. 这个公司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暴露出来,需要及时解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接二连三”与连续不断的情况联系起来,想象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发生,形成一个连续的序列。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接踵而至”、“连续不断”等,来扩展对连续发生事情的描述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接二连三地有新的游乐设施建成。 2. 初中生(13-15岁):最近考试成绩接二连三地下滑,我得加倍努力学习了。 3. 高中生(16-18岁):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接二连三地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 4. 大学生(19-22岁):毕业季到来,接二连三地有同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5. 成年人(23岁以上):最近公司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大家都感到不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