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叩齿 |
释义 | 基本解释(1).牙齿上下相碰击。古代的一种养生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有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 唐 白居易 《晚起闲行》诗:“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每日以子时后,披衣坐,面东或南,盘足坐,叩齿三十六通。”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临风叩齿漱寒泉,今夜移舟 太湖 尾。” 英文翻译1.【医】clicking teeth 成语(Idiom):叩齿 发音(Pronunciation):kòu ch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叩齿指用牙齿相互磨擦发出声音,形容极度寒冷。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叩齿原指寒冷时因寒气侵袭而牙齿相互磨擦发出声音。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形容天气或环境极度寒冷,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感到寒冷或惊恐。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叩齿常用于描述严寒的天气或环境,也可以用于形容人感到寒冷或惊恐的情况。例如,在描述冬天的寒冷天气时可以说“严寒的北风吹得人叩齿”;形容人感到寒冷时可以说“他在寒冷的冬天里叩齿发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叩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晋朝时期历史人物谢安的故事。据说谢安在严寒的冬天,出使北方时遇到了寒冷的风雪,他感到非常寒冷,牙齿开始相互磨擦发出声音,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非常寒冷,站在风中你会感到叩齿。 2. 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大雪中行走,叩齿发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叩齿这个成语与寒冷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在极寒的环境中,牙齿因为寒冷而相互磨擦发出声音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叩齿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其他与寒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寒气袭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风一吹就会感到叩齿。 2. 初中生:站在冰天雪地中,我感到叩齿发抖。 3. 高中生:严寒的北风吹得人叩齿,仿佛要将人的身体冻僵。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