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口调
释义

基本解释

口调 kǒudiào
[tone] 〈方〉∶语调;口气

详细解释

(1).指语气,口气。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孔子 时代的 香港 不这样, 孔子 口调的‘香港论’是无从做起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所以《易传》的作者对于革命的事实用着激越的口调赞美着说:‘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她会老气横秋的,学着妓女们的口调。”
(2).指论调。 孙中山 《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他们那些文明国家便要来代我们治 中国 ,便要来共管。共管就是和从前瓜分一样的口调。” 孙中山 《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是何异以少弟而与强盗为伍,以劫其长兄之家,而犹对之曰,兄不当恨乃弟过於恨强盗,以吾二人本同血气也。此今日 日本 人同种同文之口调也。”

口调(kǒu diào)

发音(kǒu di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说话或演唱时的声调和语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口调是指说话或演唱时的声调和语调。口调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传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和意图,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不同的地区和文化都有各自独特的口调,因此口调也成为了地域特色的一部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口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对话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口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兴奋、愤怒、悲伤等。在演唱或朗诵中,口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增添音乐或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口调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故事或传说,因为口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口调的典故和诗歌,这些作品都展示了古人对口调的重视和研究。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调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口”是指口腔,表示说话的动作,“调”表示声调和语调。口调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说话或演唱时的声音特点和表现方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调非常动听,每次演唱都能打动观众的心。

2. 这个演讲者的口调很平稳,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口调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或演唱时,嘴巴张开,声音从口中发出,同时伴随着不同的声调和语调。将这个形象与口调这个词语联想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口调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口调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口调来提升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口才和演讲的技巧,如掌握节奏感、调整音量和语速等,来提升自己的口调水平。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老师的口调很好听,我喜欢听她讲故事。

2. 小学生:我在朗诵比赛中用了不同的口调,获得了一等奖。

3. 初中生:他在演讲中运用了生动的口调,让观众深受感动。

4. 高中生:学习口才和口调对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5. 大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口调,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