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狂狯
释义

狂狯(kuáng kuài)

发音:kuáng kuài

基本含义:形容人行为疯狂、荒唐,没有顾忌。

详细解释:狂狯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论非常疯狂、荒唐,毫无顾忌和理智。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顾后果、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

使用场景:狂狯一词常常用于描述某人的行为或言论极端、不理智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咆哮、胡乱丢弃垃圾或者公然挑衅他人时,我们可以用“狂狯”来形容他的行为。

故事起源:狂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十五年》。故事中,楚国的公子狂狯与公子射援一起为楚国效力。狂狯因为其疯狂的行为和荒唐的言论,被人们称为“狂狯”。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行为非常疯狂、荒唐。

成语结构:狂狯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组成的,形式上称为“叠词”,这种结构使得成语更加生动有力。

例句:

1. 他的行为真是狂狯,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2. 那个人整天喝酒跳舞,简直就是个狂狯之徒。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狂狯这个词语。想象一个人行为疯狂、荒唐,毫无顾忌,就像是一个疯子一样,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狂狯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除了狂狯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容人行为的成语,例如“胡闹”、“疯狂”等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举止很狂狯,老师经常批评他。

2. 初中生:他的言行狂狯,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

3. 高中生:他的行为真是狂狯,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4. 大学生:那个人整天喝酒跳舞,简直就是个狂狯之徒。

5. 成年人:他的决定实在是太狂狯了,完全没有考虑后果。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13: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