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窥矙 |
释义 | 成语(Idiom):窥矙 发音(Pronunciation):kuī lǎ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窥探、观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窥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窥”表示偷窥、窥视,第二个字“矙”表示观察、审视。窥矙的含义是通过细致观察或窥探来获取信息或了解事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窥矙一般用来形容人们通过观察、研究或调查来获取信息或了解事物。它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对他人行为、思想或情感的观察,也可以用于描述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此外,窥矙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窥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讲述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权力斗争。项羽派人窥探刘邦的行动,以便了解他的意图。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刘项之争”,窥矙成为了形容这种观察、窥探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窥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窥”是动词,表示观察、窥视的行为,“矙”是宾语,表示被观察的对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过窥矙他人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2. 科学家通过窥矙自然现象来揭示它们的规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窥矙”与观察、窥探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站在窗户旁边,偷偷地窥视着外面的世界,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窥探有关的成语,如“窥豹一斑”、“窥见一斑”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通过窥矙蚂蚁的行动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初中生(13-15岁):我通过窥矙老师的表情来判断他们的情绪。 3. 高中生(16-18岁):他通过窥矙社会现象来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