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牢饩 |
释义 | 成语(Idiom):牢饩(láo fèn) 发音(Pronunciation):láo fè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忠诚可靠,对上司或主人忠心耿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牢饩源自于古代的官制,是指官员或仆人对主人或上司尽心尽力,恪守职责。成语中的“牢”指“牢固”、“牢记”,表示忠诚可靠;“饩”指“供养”、“奉养”,表示对主人或上司的忠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下属对上司忠心耿耿,或子女对父母尽孝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哀公十一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鲁国的宰相子贡对公子牢非常尽心尽力,牢守职责。后来,公子牢的父亲去世,公子牢依然恪守职责,表现出无私和忠诚的精神。因此,人们将子贡对公子牢的忠诚称为“牢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公司的事情总是牢饩尽责,受到了领导的赞扬。 2. 作为一名好学生,他对老师的教诲总是牢饩不渝。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成“牢记”和“供养”的组合,表示对上司或主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忠诚不二”、“忠心耿耿”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会牢饩学习,努力考好成绩。 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牢饩履行自己的职责。 3. 高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我会牢饩组织工作,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会牢饩代表同学们的利益,为大家争取权益。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会牢饩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为公司做出贡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