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六德
释义

基本解释

(1).谓人的六种美德。《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按,“六德”即“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中的六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 禹 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
(2).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諏,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諏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3).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4).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

成语(Idiom):六德(liù dé)

发音(Pronunciation):liù d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六种美德,即仁、义、礼、智、信、忠。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六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完善人格修养的要求,也是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六德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忠。这六种美德代表了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 仁:指待人宽厚、慈爱、关心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 义:指做事情讲究道义、公正、公平,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 礼:指遵循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注重礼仪和仪式。

- 智:指具备智慧、知识,能够正确判断和决策。

- 信:指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

- 忠:指对国家、家庭、朋友等忠诚,坚守信仰和信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六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处理社交关系、工作事务,都可以参考六德的要求来行事。在教育领域,也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六德,提高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德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中庸》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子思提出的。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六德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德是由“六”和“德”两个词组成,其中“六”表示数量,表示六种美德的总和,“德”表示道德、美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以仁、义、礼、智、信、忠为准则,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喜爱。

2. 这个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六德,希望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六德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将每个德与一个形象连结起来,形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或物品,便于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论语》和《大学》等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仁、义、礼、智、信、忠的好孩子。

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六德,为将来的社会做出贡献。

3. 高中生:六德是我们塑造自己品格的基石,我们要以此为准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六德,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