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龙首豕足 |
释义 |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lóng shǒu shǐ zú ㄌㄨㄙˊ ㄕㄡˇ ㄕㄧˇ ㄗㄨˊ龙首豕足(龍首豕足)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夫今之俗,搢绅稚齿,閭巷小生,学以浮动为贵。用百家则多尚轻侧,涉经记则不通大旨,苟取成章,贵在悦目。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龙首豕足 成语(Idiom):龙首豕足 发音(Pronunciation):lóng shǒu shǐ z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不协调、不相称。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事物的组成部分不协调、不相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组成部分不协调、不相称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与其身份、地位不相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内篇·养生主》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把龙的头和猪的脚画在一起,取名为“龙首豕足”。后来,这个词成为了形容事物不协调、不相称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龙首(龙的头部)+豕足(猪的脚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幅画龙首豕足,完全不符合美学标准。 2. 这部电影的剧情龙首豕足,毫无逻辑可言。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龙首”想象成高贵、威严的龙头,将“豕足”想象成矮小、低贱的猪脚,通过对比两者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牛头不对马嘴”、“鱼目混珠”等,进一步拓展对事物不协调、不相称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衣服和鞋子龙首豕足,一点也不搭配。 2. 初中生:这个故事的情节龙首豕足,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3. 高中生: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龙首豕足,缺乏整体的和谐感。 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演员选择龙首豕足,完全不符合原著小说中的形象设定。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