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马塍 |
释义 | 基本解释(1).合欢的别名。《佩文韵府·平蒸》“马塍”引《本草》:“合欢花一名马塍花。” 清 曹寅 《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 成语(Idiom):马塍 发音(Pronunciation):mǎ ché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刚直、正直,不阿谀奉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马塍是由“马”和“塍”两个字组成的。马是指马儿,塍是指田埂。马儿走在田埂上,直来直去,不曲不折,因此马塍成为形容人正直、刚直的词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马塍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正直、直率,不阿谀奉承。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马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四书集注》中,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已无从考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字组成:马和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为人正直,是个真正的马塍之士。 2. 他的为人处世一直很马塍,不会随波逐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马儿走在田埂上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马儿笔直地走在田埂上,代表人的性格正直、刚直。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与正直、刚直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是一个马塍的好同学,从来不欺负别人。 初中生:老师说他是个马塍的学生,从来不作弊。 高中生:他的为人正直,是一个真正的马塍之士。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