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毛子檄 |
释义 | 基本解释《后汉书·刘平王望等传序》:“ 庐江 毛义 少节 ,家贫,以孝行称。 南阳 人 张奉 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 义 守令, 义 奉檄而入,喜动颜色。 奉 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 义 母死,去官行服……后举贤良,公车徵,遂不至。 张奉 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后因以“毛子檄”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仕之典实。 明 高启 《送倪雅》诗:“交游结深欢,离别生远念。聊持 毛子 檄,暂脱 刘生 剑。” 成语(Idiom):毛子檄(máo zǐ xī) 发音(Pronunciation):máo zǐ x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用毛笔写成的檄文,用以批评、斥责对方。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毛子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书形式,檄文是用毛笔写成的短文,通常用来批评、斥责对方的行为或言论。这种文书形式在古代很常见,用来传达官方的意见或表达个人的不满。毛子檄通常采用直接、犀利的措辞,以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和批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毛子檄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或演讲中,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和指责。在现代社会,毛子檄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不满,但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语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子檄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毛笔是一种常用的书写工具,檄文是用毛笔写成的短文。檄文经常被用来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和批评,因此形成了毛子檄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毛子檄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毛(máo)、子(zǐ)、檄(xī)。其中,“毛”是指毛笔,“子”是表示一种工具,“檄”则是指檄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写了一封毛子檄,痛斥对方的无理行为。 2. 这篇毛子檄直击问题的症结,引起了广泛关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毛子檄”与毛笔和檄文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用毛笔写成的檄文,表达对对方的批评和指责,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文书形式和文化背景,了解更多关于檄文的知识。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文学作品,以扩大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批评了我,我写了一封毛子檄表达我的不满。 2. 初中生:我在作文中用了一句毛子檄,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3. 高中生:学生会写了一封毛子檄,要求改善学校的食堂饮食质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