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阃业 |
释义 | 成语(Idiom):阃业(kǔn yè) 发音(Pronunciation):kǔn y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守门的人在门外,不得进入内室。比喻不能插手或干涉他人的事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阃,古代守门的地方;业,指事务、职业。成语“阃业”原指守门的人在门外,不能进入内室,后来引申为不能插手或干涉他人的事务。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在某些事务中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越界干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劝告他人不要过多干涉或插手他人的事务,以及提醒自己不要越界干涉他人的事情。比如在工作环境中,当别人在处理自己的事务时,可以使用“阃业”来表示不要过多干涉或干扰。也可以用于家庭、朋友之间的相处,提醒彼此保持适当的距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阃业”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相传孔子的弟子颜回曾经问孔子:“弟子愿得一言而可以行之。”孔子回答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君子在天下之间,不适宜也不越界,要遵守道义。后来,“无适也,无莫也”被解释为“阃业”,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体部分为“阃业”,没有其他修饰词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懂得阃业,不要过多干涉下属的工作。 2. 我们是朋友,但也要保持一定的阃业,不要过多干涉彼此的生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阃业”拆分为“阃”和“业”,“阃”读作“kǔn”(与“困”音近),可以想象门口有人被困在门外,不能进入内室,而“业”读作“yè”(与“夜”音近),可以想象夜晚的时候,门口的人不能进入内室。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阃业”相关的成语,例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保持阃业,不要在课堂上插手别人的事情。 2. 初中生:我们在班级中要互相尊重,保持阃业,不要过多干涉彼此的事务。 3. 高中生:同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阃业,不要过于干涉对方的个人选择和决定。 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责,保持阃业,不要越界干涉他人的工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