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民社
释义

基本解释

(1).民间祭祀土神。《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 郑玄 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
(2).指人民和社稷。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民社非轻,犹承宣而惴惴。天渊靡外,亦戾跃以欣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蕞尔一邑,何能养如许騶从?履任,则一方涂炭矣!不可使殃民社,可即旋归,勿前矣。”
(3).引申指民间。《封神演义》第九八回:“ 紂王 聚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
(4).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宋 张孝祥 《后土东岳文》:“下臣蟣虱,天子使守民社。服事之始,敢敬有謁。”《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年富力强,方司民社,宜资庄产,以终廉节。” 清 钱谦益 《浙江台州府黄岩县知县周玄昭受文林郎制》:“具官某起自贤书,遂膺民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此市侩耳,何足以任民社!”
(5).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宋史·高宗纪五》:“辛酉,詔 淮南 、 襄阳府 等路团结民社。”
(6). 民国 初年拥护 黎元洪 的政治组织。

成语(Idiom):民社(mín shè)

发音(Pronunciation):mín sh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民社会,即指人民群众所组成的社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民社是由“民”和“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指的是人民、百姓,“社”指的是社会。民社表示人民群众所组成的社会,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民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可以用于政治、社会、教育等领域的讨论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社这个成语的起源比较久远,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在古代,社会由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组成,他们是社会的基础和主体。因此,这个成语强调了农民和劳动人民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民社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字义直接,结构简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民是民社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 只有尊重人民,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民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民”字与人民联系起来,将“社”字与社会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的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特点。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美好的民社贡献力量。

2. 初中生:人民是民社的主人,我们应该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3. 高中生:只有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民社,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4: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