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鸣聒 |
释义 | 成语(Idiom):鸣聒 发音(Pronunciation):míng gā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声音高亢、喧闹,形容声音大、乱、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鸣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喧闹。它常常用来形容人声、鸟鸣、器乐等各种声音,强调声音的大、乱、杂。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贬义,表示声音嘈杂、刺耳,给人带来不适。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气氛喧闹、热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鸣聒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比如形容人声嘈杂的饭店、市场;形容鸟鸣声嘈杂的森林;形容音乐声杂乱的音乐会等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气氛喧闹、热闹的场合,比如婚礼、庆祝活动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鸣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种乐器——鸣聒。鸣聒是一种用于庆祝和喜庆场合的乐器,它的声音高亢、喧闹,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后来人们用“鸣聒”来形容声音高亢、喧闹。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鸣聒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鸣”和“聒”。其中,“鸣”表示声音高亢、响亮,而“聒”表示声音杂乱、喧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饭店里人声鸣聒,吵得我头疼。 2. 森林里鸟儿的鸣叫声鸣聒不止,非常热闹。 3. 音乐会上乐器的声音鸣聒杂乱,让人无法静心欣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记住鸣聒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喧闹的场景,比如人声嘈杂的饭店或者鸟鸣声嘈杂的森林。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含义关联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声音有关的成语,比如“鸡犬不宁”、“声东击西”等等。这些成语都以声音为基础,通过形象的方式来描述各种场景和情境。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教室里同学们的笑声鸣聒不止,老师都听不见自己在说什么。 2. 初中生(13-15岁):篮球场上观众的欢呼声鸣聒四起,整个场馆都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3. 高中生(16-18岁):音乐节现场音乐的声音鸣聒杂乱,让人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鸣聒”这个成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