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目论 |
释义 | 基本解释(1).谓像眼睛一样只见毫毛不见睫毛之论。比喻不自见其过失,无自知之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 晋 之失计,而不自知 越 之过,是目论也。” 司马贞 索隐:“言 越王 知 晋 之失,不自觉 越 之过,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无量义处,如来之禪,皆同目论,谁契心传。” 成语(Idiom):目论 发音(Pronunciation):mù lù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目的、目标和论述、讨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目论是一个由“目”和“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目”指的是目标、目的,而“论”表示讨论、论述。结合在一起,目论的意思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进行讨论、论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目论常用于描述一个团队、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讨论和思考。它强调了在达到目标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以确保思路清晰、方案合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书·李密传》中,原文是“目论之志,大者不遗,小者不放,卒以成之”。这句话描述了李密在为唐太宗写《贞观政要》时,对于目标的重视和对于论述的执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目论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场目论,确保每个人都明确目标。 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目论和合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目论这个成语与“目标”和“讨论”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图像。例如,想象一个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通过讨论来制定明确的目标。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目论相关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目空一切”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上进行了一场目论,讨论了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进行目论,讨论如何改善学校的环境。 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场目论,搞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目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达成共识,实现团队的目标。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