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溺信
释义

成语(Idiom):溺信

发音(Pronunciation):ní xì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过度相信,盲目信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溺信是由“溺”和“信”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溺信的意思是过度相信或盲目信任,指对某人或某事物过于信任,不加以怀疑或审查。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溺信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人们过于轻信他人或事物,缺乏判断力和批判思维。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容易被欺骗或被利用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时要保持理性思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溺信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有两个人在走过一座桥时,其中一个人突然跳入河中,另一个人非常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跳入河中的人回答说,他相信桥下有一座隐形的桥梁,可以让人在水中行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过于相信别人的话,要保持怀疑和审查的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溺信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溺”是形容词,表示过度、盲目,而“信”是动词,表示相信、信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那个骗子溺信了,结果被骗了一大笔钱。

2. 我们要学会怀疑和审查,不要轻易溺信他人的承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溺信”与“盲目相信”进行联想来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水中溺水,无法自拔,表示过度相信的意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轻信”、“盲从”等来扩展对溺信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不会溺信陌生人的话,要先问问家长才行。

2. 中学生(13-18岁):在网络时代,我们要警惕溺信虚假信息的风险。

3.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溺信媒体的报道,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4 1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