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攀附 |
释义 | 成语(Idiom):攀附(pān fù) 发音(Pronunciation):pān f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依附于他人或事物,借助他人或事物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权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攀附是一个贬义词,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出于私利而投靠权贵或富有势力的人。这种人往往没有真正的才能或品德,只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主动依附于他人或事物。攀附的人常常会出卖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甚至背离道德底线。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攀附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批评那些出于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或者形容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攀附来警示自己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自我,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做事的原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攀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社会。在古代,社会地位和财富往往掌握在少数权贵和富有势力的人手中,许多人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主动依附于他们。这种现象在古代社会非常普遍,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攀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攀”指攀爬、依附,而“附”指附着、依附。两个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依附于他人或事物的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惜攀附权贵。 2. 这个人没有真正的才能,只会攀附有权有势的人。 3. 攀附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只会让人失去自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攀爬在山上,试图依附于高处的一棵树,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攀附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和权贵统治的历史背景,以更深入地理解攀附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为了考试作弊,攀附了班级里的聪明同学。 2. 初中生(13-15岁):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圈子,她经常攀附一些有名气的人。 3. 高中生(16-18岁):他为了进入名校,攀附了一位校长的亲戚。 4. 大学生(19-22岁):有些人为了找工作,会攀附一些高层领导。 5. 成年人(23岁及以上):他不择手段地攀附权贵,最终败得一无所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