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旁观者效应
释义

成语(Idiom):旁观者效应 (páng guān zhě xiào yì)

发音(Pronunciation):páng guān zhě xiào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某种紧急情况下,旁观者对于事态的判断和行动常常比亲身参与其中的人更加冷静客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置身于紧急情况或危险境地时,旁观者往往能更理性地看待事态,并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行动。相反,亲身参与其中的人可能会因为情绪的干扰、压力的影响而无法保持冷静和客观。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旁观者效应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1968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达西和比布·拉坎(John Darley and Bibb Latané)提出。他们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中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旁观者效应是由“旁观者”和“效应”两个词组成的,通过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旁观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和客观判断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火灾发生时,很多人都陷入恐慌,只有旁观者效应的人才能保持冷静,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2. 在团队冲突中,作为旁观者的你能够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帮助大家达成和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旁观者效应这个成语:

1. 将“旁观者”和“效应”这两个词分别联想到具体的形象,比如“旁观者”可以联想到旁边看热闹的人,而“效应”可以联想到结果或影响。

2. 将这两个形象联想在一起,想象旁边的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的判断和行动,从而形成旁观者效应的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如群体心理学、社会影响等,以了解更多与旁观者效应相关的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当小明被欺负时,旁观者效应的同学们没有上前帮助他。

2. 初中生:在班级内发生纠纷时,旁观者效应的同学们只是站在一旁观看,没有积极解决问题。

3. 高中生:在考试期间,旁观者效应的同学们能够保持冷静,不受他人的干扰。

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旁观者效应”这个成语。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8 23: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