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平均地权 |
释义 | 基本解释孙中山 所主张的解决 中国 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英文翻译1.【法】 equalization of landownership 成语(Idiom):平均地权(píng jūn dì quán) 发音(Pronunciation):píng jūn dì qu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平等地分配土地权益。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平均地权是一个经济术语,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强调土地资源的平等分配和公正利用。它体现了公平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人享有平等的土地权益。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该成语常用于经济学、法律学等领域的讨论中,用以强调平等分配和公正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该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在古代社会,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权益的分配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影响。平均地权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也有所体现,如黄巾起义中的“均田制”。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均地权由三个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意义,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新农村改革中,平均地权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2. 平均地权是实现农村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平均地权的每个字拆分记忆,例如“平均”可以联想到平等,公平;“地”可以联想到土地;“权”可以联想到权益、权力等。通过拆分和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平均地权的意义和作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告诉我们要平均地分配糖果,不可以只给一个人。 2. 初中生(13-15岁):我觉得平均地权可以帮助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3. 高中生(16-18岁):平均地权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原则之一。 4. 大学生(19岁及以上):平均地权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也有所体现,如黄巾起义中的“均田制”。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