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平籴
释义

基本解释

平籴 píngdí
[buy grains at official price] 旧时指官府在丰年用平价买进粮食,以待荒年卖出

详细解释

(1).官府在丰年按平价购粮储存,以备荒年出售,称“平糴”。《汉书·食货志上》:“是故善平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熟)。” 唐 白居易 《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策》:“盖 管氏 之轻重, 李悝 之平糴, 耿寿昌 之常平者,可谓不涸之仓,不竭之府也。”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糴之説,则昉於 齐桓公 魏文侯 之平糴,后世因之,曰常平,曰义仓,曰和糴,皆以平糴借口者也。”《明史·周忱传》:“七年,江南大稔,詔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糴备振贷。”
(2).泛指以平价出售。《新华日报》1939.12.17:“在这个时候,行政院当批准 沪 商之请求,供给英金二万镑,向 西贡 订购洋米二万二千五百石,运 沪 办理平籴。”

成语(Idiom):平籴

发音(Pronunciation):píng d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平均分摊粮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平籴是一个古代的农业词语,指的是平均分摊粮食。在古代,人们通常会按照家庭的人口数量或者土地面积的大小来分配粮食,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应的食物。平籴的概念也可以引申为平均分配其他资源或负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平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或负担的情景,尤其在家庭、社区或团队中。可以用在讨论公平分配财富、任务或责任等方面的话题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平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政治家管仲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平均分配粮食的政策,即平籴。这个政策有效地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也使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因此,平籴成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成语,用来表达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的意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籴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平”表示平均,均等的意思,“籴”表示分摊粮食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要平籴分配任务。

2. 这个社区采取了平籴的方式来分配公共资源。

3.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要平籴分担家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平籴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平均分摊粮食的场景,或者将“平”字和“籴”字与公平、平等的概念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平籴有关的成语,例如“平分秋色”、“平衡发展”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籴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平籴分担作业,每个人都要做一部分。

2. 初中生:我们班级采取了平籴的方式来分配班级活动的责任。

3. 高中生: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大家都要平籴分担工作任务。

4. 大学生: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要平籴分配社团活动的工作量。

5. 成年人:在家庭中,每个人都要平籴分担家务,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5 1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