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秦不收魏不管 |
释义 | 成语(Idiom):秦不收魏不管 发音(Pronunciation):qín bù shōu wèi bù guǎ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对事情不管不顾,不负责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中的“秦”指的是秦国,而“魏”则指的是魏国。在古代,秦国和魏国是两个相邻的国家。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秦国不收魏国,表示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一个不愿意承担责任,另一个也就不会受到约束,不会受到影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来形容人对事情不负责任,不在乎结果,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人,或者形容某个团队、组织或国家的管理不善,导致出现问题而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和魏国之间的一段历史。当时,秦国的国君秦昭王想要收回一些领土,于是派使者去魏国提出要求。但是魏国的国君魏文侯不愿意答应,最终两国没有达成协议。后来,秦昭王发动了战争,攻占了魏国的一些领土。这段历史故事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按照顺序为:秦、不、收、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真是秦不收魏不管,完全不关心项目的进展和结果。 2. 领导层对公司的问题置若罔闻,真是秦不收魏不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秦”和“魏”两个字联想成两个国家,而“不收”和“不管”则表示不愿意承担责任。可以想象秦国不收魏国,也就是秦国不愿意承担责任,不管事情的结果。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相关的成语,如“推卸责任”、“推诿扯皮”等,以丰富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10岁):小明把作业忘在家里了,他的借口是“秦不收魏不管”。 2. 初中生(12-15岁):班长没有及时通知大家开会,我们都觉得他有点“秦不收魏不管”。 3. 高中生(16-18岁):学校的管理很混乱,校长对问题置之不理,真是“秦不收魏不管”。 4. 大学生(19-22岁):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不负责任,总是“秦不收魏不管”,让大家很失望。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