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躯骸 |
释义 | 成语(Idiom):躯骸(qū hái) 发音(Pronunciation):qū há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体的骨骼和肉体,也泛指身体。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躯骸一词源自《诗经·小雅·小宛》:“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躯骸既死兮,不遂殄瘁。”意为君子不吃素食,身体既死也不能完全消亡。这里的躯骸指人的身体,强调了人的肉体和骨骼。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肉体或身体的状态,多用于文学作品、诗词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诗经·小雅·小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这句诗表达了君子对于身体的重视和珍惜,躯骸一词由此衍生出来。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体词+补充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很重,躯骸已经虚弱不堪。 2.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的躯骸被埋葬在战场上。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躯骸与人的身体联系起来,同时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诗词和文学作品来加深理解。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诗经》中的其他诗歌,以及其他与人体相关的成语和词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摔倒后,躯骸受了伤。 2. 初中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的躯骸变得更加强壮。 3. 高中生:这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战争中遭受的种种苦难,包括他的躯骸受到的伤害。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