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让国
释义

基本解释

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何贤乎 叔武 ?让国也。”《史记·张丞相列传》:“ 玄成 时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让国之名。” 明 李东阳 《挂剑曲》:“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甘簃 《辛亥和议之秘史》:“宜速諫君让国,自保安全。”

成语(Idiom):让国

发音(Pronunciation):ràng g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出让国家的大事给他人处理,表示自愿放弃权力,服从他人的决策。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让国源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公元前638年,晋国国君襄公因为年老体弱,决定将国家大事交给内史(相当于现代的总理)管辖,自己只负责安享晚年。这一决策被视为让国,即放弃了自己的权力,服从他人的决策。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让国一词常用于形容领导者将权力交给他人处理,表示自愿退位让贤。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组织在某个领域上放弃自己的权威,接受他人的决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让国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晋国国君襄公因年老体弱,将国家大事交给内史处理,自己只负责享受晚年。这一决策被后人称为“让国”,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动词“让”和名词“国”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年老体弱,决定让国给内阁成员处理国家大事。

2. 领导者应该有让国的胸怀,将权力交给能力更强的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让国”与“让位”这两个词,它们的意思都是指放弃自己的权力。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让贤”、“让步”等,它们都与放弃自己的权力有关。

-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权力交接制度,如封建时代的“禅让”制度。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因为生病,让学生担任班长,让国给学生。

2. 初中生:我们班主任退休了,校长让另一个老师接任,让国给新班主任。

3. 高中生:领导者应该有让国的胸怀,将权力交给能力更强的人。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3: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