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入合
释义

基本解释

(1).进入房室。閤,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后汉书·党锢传·巴肃》:“县令见 肃 ,入閤解印授与俱去。”《新唐书·裴寂传》:“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閤则延卧内。”
(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3). 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见羣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日御 宣政 ,设殿中细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赐食。自 开元 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 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 ,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时,殊不为盛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 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成语(Idiom):入合

发音(Pronunciation):rù h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或行为与环境、社会等不相合,不适应。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入合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入”和“合”两个字组成。入指进入、进入某种状态,合指符合、适应。成语入合形容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与环境、社会等不相合,不适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入合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种环境或社交场合中不适应,与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冲突或矛盾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无法适应、融入集体的状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入合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原文是“入合者,不适合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描述人与环境不相合的一个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这个新环境中感到入合,无法与同事们融洽相处。

2. 这个学生一直都很内向,很容易与别人产生入合的感觉。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入合”联想为一个人想要进入一个圆形的洞,但由于洞的形状与人的身体不相合,所以无法进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入合相关的成语,如“不合时宜”、“不合群”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与环境不相合、不适应的情况。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新学校感到入合,不认识任何同学。

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总是感到入合,无法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3. 高中生:她觉得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总是感到入合。

4. 大学生:我曾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过,一开始感到很入合,但后来逐渐适应了。

以上是关于成语“入合”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11: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