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三物 |
释义 | 基本解释(1).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郑玄 注:“物犹事也。”《左传·襄公三年》:“ 解狐 得举, 祁午 得位, 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 明 宋濂 《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周官》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艺是也。”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而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 成语(Idiom):三物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w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三个物品或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三物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三个物品或事物。它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为三的物体或事物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三个方面或要素。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用来描述事物的数量、属性或特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三物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可以在各种场合使用。比如在描述物体的数量时,可以说"我有三物";在描述事物的属性时,可以说"这个问题有三物解决";在描述事物的特征时,可以说"这个计划有三物重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物这个成语的起源比较模糊,没有具体的故事背景。它是根据汉语中的"三"和"物"这两个字组成的,表示三个物品或事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手中拿着三物,走进了会议室。 2. 这个故事有三物,每个物品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3. 这个计划有三物,分别是时间、人力和资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成语"三物"的方法可以是将它与具体的例句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将其与数字"3"和物品联系起来。可以尝试用手指比划出三个物体的形状,同时反复念诵"三物"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三物"相关的成语和表达,可以拓展你的汉语词汇量。比如"三人成虎"、"三思而后行"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我手里拿着三物,一个是苹果,一个是橘子,一个是香蕉。 2. 小学生:这个故事有三物,分别是主人公、反派和配角。 3. 中学生:这个问题有三物解决,分别是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努力。 4. 大学生:这个研究有三物重要,分别是实验数据、理论模型和统计分析。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三物"这个词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