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上嗣
释义

基本解释

君主的嫡长子。后指太子。《礼记·文王世子》:“其登餕献受爵,则以上嗣。” 郑玄 注:“上嗣,君之适长子。”《晋书·潘尼传》:“篤生上嗣,继期挺秀。”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皇太子某,体仁秉哲,恭敬温文,德协元良,礼当上嗣。”

成语(Idiom):上嗣

发音(Pronunciation):shàng s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父亲的长子,也指继承父业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上嗣一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嗣,即继承的意思。成语中的“上”指的是长子,也可以理解为继承父业的人。上嗣这个词语原本是用来表示继承父亲地位的长子,后来逐渐引申为继承父业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家族传承和继承者的责任与使命。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继承家族事业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接替前辈职位或责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的记载是关于鲁国国君僖公的长子公子兀(音wù)的故事。公子兀是僖公的长子,具备了继承父亲地位的资格,但是他却因为不懂礼节和儒家的道德规范而被废黜,最终由其弟公子无畏(音wèi)继承了父亲的地位。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继承父业不仅需要有资格,还需要有道德修养和才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上嗣,接替了父亲的职位。

2. 这位年轻人是家族的上嗣,将继承家族的产业。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记住成语的故事起源来帮助记忆。记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关于公子兀和公子无畏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上嗣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家族继承和传承的文化和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景。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将来要做家族的上嗣,继承家族的产业。

2. 初中生:他是学校的上嗣,接替了前任班长的职位。

3. 高中生:作为家族的上嗣,他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4. 大学生:我希望成为公司的上嗣,继续发展家族企业。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7: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