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靡遗 |
释义 | 成语(Idiom):靡遗(mí yí) 发音(Pronunciation):mí y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没有遗留下来,一点也没有剩下。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靡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靡意为一点也没有,遗留为剩下。这个成语形容一件事物没有剩下一点点,全部都被用光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靡遗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件事物被完全用尽,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可以用来形容资源、精力、时间等被彻底耗尽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庄公十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庄公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决定向周边国家发动战争。他下令将国库中的财富全部用来备战,不留一点余地。结果,晋国的财富被耗尽,最终导致了晋国的衰落。这个故事中的“靡遗”一词,指的就是晋国国库被用尽的情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靡遗是一个由形容词和动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靡”表示一点也没有,动词“遗”表示留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次派对的美食可真是靡遗,一点都没剩下。 2. 他一直在努力学习,把每一分钟都靡遗地用在了学习上。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靡遗”这个成语与“没有剩下一点”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图像,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资源耗尽相关的成语,如“竭泽而渔”、“一败涂地”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把零食靡遗地吃完了。 2. 初中生:我靡遗地利用暑假时间学习了很多知识。 3. 高中生:比赛结束后,我们队的球衣都被靡遗了。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