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丞郎 |
释义 | 基本解释唐 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尚书在左右丞之上,也称丞郎。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臣伏见国家公卿将相之具,选於丞郎、给舍之材。”《旧唐书·刘栖楚传》:“﹝ 楚 ﹞俄又宣授刑部侍郎。丞郎宣授,未之有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所谓丞郎,谓左右丞、六曹侍郎也。尚书虽序左右丞上,然亦通谓之丞郎,犹今言侍从官也。” 成语(Idiom):丞郎(chéng láng) 发音(Pronunciation):ch-uh-ng l-ah-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丞相的儿子,指贵族子弟。也可泛指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丞郎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称谓,原指丞相(宰相)的儿子,因为丞相是朝廷的第二号人物,所以丞郎的地位也非常崇高。后来,丞郎也泛指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年轻人才华出众、有出色的能力。也可以用来赞美有才华的年轻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丞郎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丞相是朝廷的重要职位,丞相的儿子地位崇高,被称为丞郎。后来,丞郎一词逐渐演变为对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的称呼。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丞郎是一个名词,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个丞郎,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德高尚。 2. 这个年轻人是个丞郎,他的能力和才华让人佩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丞郎与丞相的儿子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另外,可以通过与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联系起来,加深理解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官职制度及丞相的职责和地位,以更好地理解丞郎一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状元郎”、“秀才郎”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是个丞郎,数学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2. 初中生:这个丞郎在学校的足球队表现出色,是个队里的核心球员。 3. 高中生:她是个丞郎,不仅成绩优秀,还在各种比赛中获奖无数。 4. 大学生:他是个丞郎,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