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双鬟
释义

基本解释

(1).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宋 陆游 《春愁曲》:“ 蜀 姬双鬟婭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絶色也。”
(2).借指少女。 宋 王安石 《仲元女孙》诗:“双鬟嬉戯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綉襦。”
(3).指婢女。 明 唐寅 《踏莎行·闺情》词:“急唤双鬟,为儂攀折,南枝欲寄凭谁达。”
(4).指千金高价。语本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 胡 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序:“ 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二岁,为 沉著作 述师 以双鬟纳之。”

成语(Idiom):双鬟(shuāng huán)

发音(Pronunciation):shuāng hu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女子梳着两个鬏髻,也比喻双方争斗、相持不下。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双鬟是指古代女子梳着两个鬏髻的发型,鬏髻是一种盘起的发式,表示女子的妆饰。成语“双鬟”比喻双方相互争斗、相持不下,形容争斗的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两个势力、团体、个人等相互争斗、相持不下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两个对手在某一领域的竞争,双方势均力敌,难以决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世说新语·文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刘琨与琅琊王司马睿之间争夺文学地位的故事。刘琨的妻子梳着双鬟,被人称为“双鬟王后”,象征着刘琨在文学上的地位。后来,刘琨与琅琊王司马睿的争斗被形容为“双鬟相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场比赛真是双鬟相持,无法决出胜负。

2. 两个公司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形成了双鬟之势。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女子梳着双鬟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与双鬟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如古代女子的发型、古代文人的竞争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在足球比赛中,两队的实力非常接近,比赛一直双鬟相持。

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双鬟之战,比如曹操与刘备的争斗。

3. 高中生:在市场竞争中,双方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形成了双鬟之势,谁也无法轻易取胜。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16: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