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水衡 |
释义 | 基本解释(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 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废。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税收、铸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 成语(Idiom):水衡 发音(Pronunciation):shuǐ hé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用水来称量,比喻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水衡是由“水”和“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水,表示清澈透明,没有偏见;衡,表示称量、衡量。水衡的基本意思是用清澈透明、公正无私的标准来衡量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水衡常用于形容公正、公平的态度和标准。可以用于工作、学习、法律、审判等各个领域。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以水衡的态度对待每个员工,不偏袒任何一方;在学习中,老师应该以水衡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表现,不偏心;在法律审判中,法官应该以水衡的原则判决案件,不偏袒任何一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昭公为了解决争议,将争议双方的观点放在两个容器中,加入水进行称量,以公正的标准来判断是非曲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用公正无私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衡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以水衡的态度对待每个员工。 2. 这个法官以水衡的原则审判了这起案件。 3. 在学术界,我们应该以水衡的标准评价每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水衡”这个成语与公平、公正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清澈透明的水缸里放着一个衡量器,表示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正、公平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公平合理”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应该以水衡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偏心。 2. 初中生:在竞赛中,裁判应该以水衡的标准评判每个参赛者的表现。 3. 高中生:在学术界,评审论文应该以水衡的原则进行,不偏袒任何一方。 4. 大学生: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应该以水衡的态度对待每个求职者,不偏袒任何一方。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