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捺钵 |
释义 | 成语(Idiom):捺钵 发音(Pronunciation):nà bō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强行压制或控制别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捺钵源自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中的故事。据说佛陀在一次讲经时,有两个比丘争吵不休,破坏了佛陀的讲经氛围。佛陀为了制止争吵,拿起了手中的钵(僧人的饭碗)并用力捺压,象征着压制争吵,使其平息。因此,捺钵成为了表示强行压制或控制别人的意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捺钵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强行压制他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强制执行某项政策,或者某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等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捺钵的故事起源于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讲述佛陀在讲经时如何通过捺压钵来制止争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捺钵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捺”,宾语是“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领导通过捺钵的手段,强制执行了一项新政策。 2. 这位老师总是用捺钵的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捺钵的发音“nà bō”与“拿碗”进行联想,想象佛陀拿起饭碗捺压的场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佛教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大般涅槃经》中的故事和其他相关的佛教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用捺钵的方式制止了同学们的争吵。 2. 初中生:政府通过捺钵的手段,强制执行了新的教育政策。 3. 高中生:领导通过捺钵的方式,限制了员工的言论自由。 4. 大学生:老板用捺钵的手段,控制了公司的决策过程。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