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松篁 |
释义 | 成语(Idiom):松篁(sōng huáng) 发音(Pronunciation):sōng hu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松篁是指松树和竹子。松树代表坚定不移的品性,竹子代表高尚的品德。松篁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不受外界诱惑,始终保持正确的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描述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慈善行为值得称赞的情况下使用。可以用来称赞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松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在《劝学》一文中写到:“故君子有松树之节,竹笋之贞,斯已矣。”这段话意味着君子应该具备松树的坚定和竹子的高尚品德。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松篁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乐善好施,真是一个松篁之人。 2. 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品德高尚,堪称松篁之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松树和竹子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松树旁边有一根竹子,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品德和慈善相关的成语,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行善积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真是一个松篁之人。 2. 初中生:她经常参加慈善活动,捐款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是一个松篁之才。 3. 高中生:他拥有高尚的品德,总是乐于助人,被大家称为松篁之人。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