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陶侃之僻 |
释义 | 成语(Idiom):陶侃之僻 发音(Pronunciation):táo kǎn zhī p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陶侃的独特见解和偏执之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陶侃(225年-282年),字元直,东汉末年军阀。他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但性格古怪,有时候会有一些奇特的主张,不合常理。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见解和偏好与众不同,独特古怪。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观点或行为与常人不同,有时候带有一些偏执或古怪的意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陶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他有一次与同僚商讨军事策略,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计划。其他人都不理解他的意图,认为他的主张奇特古怪。后来,陶侃的计划证明了是正确的,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此,人们用“陶侃之僻”来形容那些与众不同、偏执的观点。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陶侃+之+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观点很陶侃之僻,但却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2.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总是充满了陶侃之僻的想象力。 3. 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陶侃之僻,让人难以理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陶侃之僻”与陶侃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他的古怪行为和独特见解,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陶侃的历史故事,以及他在东汉末年的军事贡献。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想法真是陶侃之僻,但却很有创意。 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理论有些陶侃之僻,但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3. 高中生: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陶侃之僻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 4. 大学生:这本书的观点颇具陶侃之僻,却能带领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