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田社 |
释义 | 基本解释古代奉祀田神的处所。 三国 魏 曹植 《<社颂>序》:“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第,故封此桑,以为田社。” 成语(Idiom):田社 发音(Pronunciation):tián sh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田地和农民,代表农村社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田社是由“田”和“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田”指田地,代表农业生产;“社”指社会,代表农村社会。成语“田社”形象地描述了农民和农业生产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农村社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可以用于讨论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问题等相关话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田社”最早出现在《晋书·苻坚传》中,原文是“即以大田社稷,分田给百姓。”这句话出自苻坚的命令,意思是将土地分配给百姓,使他们有稳定的农田和社会生活。后来,人们将“大田社稷”简化为“田社”,用来表示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其中,“田”为主语,表示农民和农业生产;“社”为宾语,表示农村社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农民是田社的主体,他们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我们应该关注农业发展,提高田社的生产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田社”联想为农田和农民的社会,用以表示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知识,可以深入学习相关的历史、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等领域。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爷爷是农民,他每天都在田社里努力工作。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应该关注农村社会的发展,提高田社的生产力。 3. 高中生(16-18岁):农民是田社的主体,他们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大学生(19-22岁):我在农村实习期间,亲身体验了田社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艰辛。 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田社”。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