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狃虓 |
释义 | 狃虓(niǔ xī) 发音:niǔ xī 基本含义:形容人心胆怯,不敢正视困难或面对挑战。 详细解释:狃虓一词由“狃”和“虓”两个字组成。“狃”指人胆小怕事,畏缩不前;“虓”指虎的样子,形容人的胆怯像老虎一样。狃虓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胆怯害怕的样子。 使用场景:狃虓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面对挑战时畏缩不前,缺乏勇气和决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的胆怯和软弱。 故事起源:狃虓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12年,齐国的哀公因为担心周边诸侯的威胁,决定出兵进攻邻国晋国。但在行军途中,哀公突然改变主意,害怕面对战争的艰难和危险,决定撤军。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他的将士们感到非常困惑和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是信任哀公的勇气和决心的。为了表达对哀公胆怯的失望,人们开始使用“狃虓”这个成语来形容胆怯害怕的人。 成语结构:狃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面对困难,他总是狃虓不前,缺乏勇气和决心。 2. 不要成为一个狃虓的人,要勇敢面对挑战。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狃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胆小怕事的人看到老虎的样子时,会胆怯害怕,畏缩不前。 延伸学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狃虓”相关的成语,如“畏缩不前”、“胆小如鼠”等,以加深对胆怯害怕的描述和比喻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总是狃虓不前,不敢自信地面对考试。 初中生:面对新环境,有些同学会感到狃虓不前,不敢主动交朋友。 高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有些学生会感到狃虓不前,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