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忸恨 |
释义 | 成语(Idiom):忸恨(niǔ hèn) 发音(Pronunciation):niǔ hè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内心忧愁、不安的情绪。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忸恨是由“忸”和“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忸”意为内心忧愁、不安,“恨”意为怨恨、不满。忸恨形容人内心的痛苦和不满情绪。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忸恨常用于形容人内心的痛苦、不安和不满情绪。可以用来形容对某种不公正或不满意的事情感到痛苦和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范睢的智士,他在齐国被贬为庶民后,内心充满了忸怩不安和愤恨。他曾对齐国君主说:“忸恨之心,久则成疾。”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忸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忸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中忸恨,却无法表达出来。 2. 她对这个不公正的决定感到忸恨万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忸恨的发音“niǔ hèn”与内心忧愁、不安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忸恨相关的成语,例如“忧心忡忡”、“怨气冲天”。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在考试前总是感到忸恨,害怕考不好。 2. 中学生(12-18岁):他对班级里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忸恨,决定发声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大学生(18-22岁):面对就业压力,我常常感到忸恨和无力感。 4. 成年人(22岁以上):他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感到忸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