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外患
释义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来自国外侵略。也说外祸。
[构成]
偏正式:外(患
[例句]
根除外患。(作宾语)
[反义]
内患、内乱

近义词

外祸

反义词

内乱、内患

英文翻译

1.foreign aggression

详细解释

外患 wàihuàn
[foreign aggression] 指外国的干涉侵略
内忧外患交迫
外来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礼记·杂记下》:“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 孔颖达 疏:“外患弗辟也者,外谓在外邻国为其寇患。”《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新唐书·昭宗纪赞》:“ 昭宗 为人明雋,初亦有志於兴復,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 邹韬奋 《经历》三二:“外患如此急迫, 中国 人如以仅有的武力消耗于内战,即是减少对外的力量。”

成语(Idiom):外患

发音(Pronunciation):wài hu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来自外部的危害,特指外国的入侵或侵略。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外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外”意为外部,指的是来自外国的;“患”意为危害或灾祸。因此,外患的基本含义是指来自外部的危害,特指外国的入侵或侵略。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外患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区受到外国入侵或侵略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国家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可以用来指代个人面临的外部威胁或挑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外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当时,昭公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他的国家受到了邻国的侵略。为了保卫国家,昭公决定与邻国作战,最终成功击退了外敌。这个故事成为了外患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国家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患,但始终能够保卫自己的疆土。

2. 面对外患,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敌人的入侵。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外患这个成语:

1. 将“外”字与“患”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基本含义。

2. 联想外国的入侵或侵略是一种危害,将其与外患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外患事件,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以及中国古代对外患的抵抗和反抗。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外患是我们国家的大敌,我们要团结起来保卫祖国。

2. 初中生:历史上,中国多次遭受外患,但我们始终能够战胜敌人。

3. 高中生:面对外患,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加强国防建设。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5: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