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外邦
释义

基本解释

外邦 wàibāng
[foreign countries] 外国

详细解释

(1).指地方州郡。 宋 曾巩 《襄州谢到任表》:“备名儒馆,十有三年,然而三易外邦,五回星岁。”
(2).古代诸侯国称本国以外的邦国,或泛指中原地区以外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所在地下得玉肫金狗之类,此皆古者以赂外邦之奇货也。见 郭璞 《穆天子传》注。”按,《穆天子传》卷二“黄金之鹿,白银之麕” 郭璞 注:“今所在地中得玉肫金狗之类,此皆古者以赂夷狄之奇货也。”
(3).指外国。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国家气运所关、所虑,一蹶不振,从此为外邦所轻。”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为着一个异种外邦的女人,就连家庭也不顾了,亏得你平常还那样孝顺。”

成语(Idiom):外邦(wài bāng)

发音(Pronunciation):wài bā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外邦指的是其他国家或地区,与本国相对而言。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外邦一词源自《周礼·春官·大宗伯》:“外邦之陈,内诸侯之器。”意为外国人所展示的礼仪,是内地诸侯所不能比拟的。后来,外邦逐渐引申为指其他国家或地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外邦常用于形容与本国相比较,具有不同文化、习俗和风格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可用来形容某些事物与本行业或领域所不同的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孔子的思想家,他曾经游历过中国的各个地方,也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过。他认为外邦的文化和风俗与中国有所不同,但并不是说外邦就比中国差。他主张要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也是外邦成为一个词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邦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外”表示不同于本国的,而“邦”表示国家或地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外邦生活多年,对当地的习俗和文化非常了解。

2. 这个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了本行业的外邦。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将成语的发音“wài bāng”与“外帮”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2. 可以通过与其他成语或词语进行对比,来理解外邦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学习其他与外邦相关的成语,如“内外有别”、“内外交困”等。

2. 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习俗,拓宽自己的视野。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想去外邦旅游,看看那里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

2. 初中生:我们班有一个外邦的新同学,我想跟他交朋友,了解他的国家。

3. 高中生:大学毕业后,我计划去外邦留学,体验不同的教育和文化。

4. 大学生:我打算参加一个外邦的交流项目,与当地的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

5. 成年人:工作后,我经常出差到外邦,与当地的合作伙伴进行商务谈判。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