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王夷甫识石勒
释义

基本解释

晋 王衍 ,字 夷甫 ,位望隆重,有识鉴。 石勒 年十四,行贩 洛阳 ,倚啸上东门。 衍 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长而为群盗,归 刘渊 ,屡将兵陷州郡。 晋 太兴 中,自称 赵王 ,旋杀 刘曜 称帝,建立 后赵 政权,于十六国中,最为强盛。事见《晋书·石勒载记》后以“王夷甫识石勒”喻能预识心怀异志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 九龄 ﹞因奏曰:‘ 禄山 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絶后患。’ 玄宗 曰:‘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之意,误害忠良。’”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 张九龄 云]‘陛下,此人有异相,留他必有后患。’[正末云]‘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留着怕做甚么?兀那左右,放了他者。’”

成语(Idiom):王夷甫识石勒

发音(Pronunciation):wáng yí fǔ shí shí l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眼力高超,能够凭借细致的观察力看出事物的本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王夷甫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曾经在一个寺庙里看到一块写有“石勒”两个字的石碑,通过对石碑的观察,他推断出这块石碑是北朝时期的石碑,表明北方政权的势力正在扩张。这个成语就是以王夷甫的观察力和推断能力为基础,形容人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推理,看出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趋势。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的眼力高超,能够凭借细致的观察力看出事物的本质。可以用于赞扬别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其中的王夷甫是一位以才学和观察力闻名的官员。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王夷甫+谓语+石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眼力真是王夷甫识石勒,一眼就看出了这个计划的漏洞。

2. 这位画家的王夷甫识石勒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他能够从一幅画作中看出画家的心境和技艺水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王夷甫识石勒”与“观察力高超,看出事物本质”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联想王夷甫通过观察石碑来推断事物的本质。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进一步了解王夷甫的历史和他在南朝宋时期的贡献。

2. 可以学习其他与观察力和推断能力相关的成语,如“目疾心快”、“洞若观火”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王夷甫识石勒,我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2. 初中生:他的王夷甫识石勒的能力让老师都刮目相看。

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王夷甫识石勒的能力使他在研究领域中名声大噪。

4. 大学生:通过王夷甫识石勒的能力,他成功预测了市场的变化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