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文质三统 |
释义 | 基本解释谓 夏 、 商 、 周 三代政事不同。《论语·为政》“子曰:‘ 殷 因於 夏 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 因於 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朱熹 集注:“文质谓 夏 尚忠, 商 尚贤, 周 尚文;三统谓 夏 正建寅为人统, 商 正建丑为地统, 周 正建子为天统。” 文质三统(wén zhì sān tǒng) 发音(Pronunciation):wén zhì sān tǒ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和外表形象三者统一,即文化修养、品德高尚、外表端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文质指文化修养,包括知识、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素养;三指的是品德、外表、文化修养三个方面;统指的是统一、协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仅有文化修养,还有良好的品德和外表形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起源于明代刘基的《陶庵梦忆》。在故事中,陶庵乃是一个虚构的山村,庵内住着文人墨客,终日饱读诗书。故事中的一个人物陈宗善,文化修养高深,品德端正,外表也很庄重。刘基以此来表达对全面发展人才的期望。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质三统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文”、“质”、“三”、“统”分别表示文化修养、品德、三个、统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仅有着丰富的知识,还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端庄的外表,真是个文质三统的人。 2. 这位学者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为人正直,外表也很优雅,可谓是文质三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文”想象成书本,代表文化修养;将“质”想象成一颗美丽的心,代表品德;将“三”想象成三个人,代表三个方面;将“统”想象成一根线,代表统一。通过将这些图像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结构。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质三统有关的成语,如“文武双全”、“文质彬彬”等,以扩展对文化修养、品德和外表形象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文质三统的人,既有好的成绩,又有好的品德。 2. 初中生: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注重培养文质三统,不仅要学好功课,还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3. 高中生:我觉得文质三统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