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文质 |
释义 | 基本解释(1).文华与质朴。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孔颖达 疏:“史文则辞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旧唐书·文苑传序》:“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使马圉》:“ 马圉 之説诚善,假使出 子贡 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 姚华 《论文后编》:“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 赵 得其质, 楚 得其文。” 成语(Idiom):文质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 发音(Pronunciation):wén zhì bīn bī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仪态文雅,举止谦和有礼。形容人的风度优雅,举止得体。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文质彬彬是由“文”和“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文”指文雅、文明,“质”指品质、风度。这个成语形容人的仪态文雅,举止谦和有礼,是对一个人修养和教养的高度赞扬。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仪态文雅,举止谦和有礼。也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周礼·春官宗伯》中有“春官之乐,文质彬彬,以承皇祀”的描述,意思是春官的音乐要文雅庄重,以接待皇帝祭祀。后来,这个成语逐渐用来形容人的仪态文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形容词+副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举止文质彬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一直以来都是文质彬彬,从不失礼失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文质彬彬”拆分为“文质”和“彬彬”两个部分,分别理解为文雅和谦和有礼。通过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文雅、风度有关的成语,如“文明斯文”、“风度翩翩”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好同学,从不欺负别人。 中学生:老师总是夸奖他的文质彬彬,举止得体。 大学生: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他一直保持着文质彬彬的形象,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