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文溆子
释义

基本解释

见“ 文溆子 ”。
亦作“文叙子”。乐曲名。 唐 代俗讲僧 文溆 (或作 文叙 、 文淑 )善吟经,讲唱变文,声音婉转动人。因效其声调,制成乐曲,故名。《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文宗》:“ 文宗 善吹小管。时法师 文溆 为入内大德,一日得罪流之。弟子入内,收拾院中籍入家具辈,犹作法师讲声。上採其声为曲子,号‘文溆子’。”溆,一本作“ 漵 ”。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文叙子》:“《文叙子》, 长庆 中俗讲僧 文叙 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乐工 黄米饭 依其念四声 观世音菩萨 ,乃撰此曲。”参阅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成语(Idiom):文溆子

发音(Pronunciation):wén xū z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才华或学问高深。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文溆指的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因其地处偏僻、山水秀丽而成为隐士避世的地方。而“子”在古代常用于尊称别人,表示对其的尊敬。文溆子一词就是指在文溆隐居的人,也即指有才华或学问高深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华或学问高深的人,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学识和才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文溆子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据说文溆子这个成语的来源与南朝梁代的一个故事有关。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郑道茂的隐士,他在文溆山隐居,并以其高深的学问和才华闻名于世。因为郑道茂居住在文溆山,所以人们就称他为文溆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溆子是一个以地名为主体的成语,地名文溆与尊称“子”的结合,表示对才华或学问高深之人的尊敬和赞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个文溆子,无论哪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

2. 这位年轻的画家真是个文溆子,他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文溆子的发音与“文学子弟”进行联想,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文溆山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成为一个文溆子。

2. 初中生:他在学校里的表现非常出色,真是个小小的文溆子。

3. 高中生:她的文学作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获奖,可以说是个真正的文溆子。

4. 大学生:他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被誉为该领域的文溆子。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1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