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衅厩 |
释义 | 成语(Idiom):衅厩 发音(Pronunciation):xìn j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故意挑衅,引起麻烦。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衅厩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衅”指的是挑衅,引发冲突,而“厩”则是指马厩。成语衅厩形象地比喻故意挑衅,引起麻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该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个行为有意挑起争端或纷争,不顾后果。可以用来描述个人行为、社会事件或政治争议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宣公二年》载有一则故事,当时鲁国的宣公二年,有一位名叫邹衍的官员,他常常故意挑衅别人,引起纷争。有一次,他故意将自己的牛放在了宰相的马厩里,造成了一场大混乱。因此人们就用“衅厩”来形容故意挑衅引起麻烦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衅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喜欢衅厩,不停地挑起别人的怒火。 2. 这位政客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经常衅厩对手,制造舆论。 3. 这种衅厩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故意将马放进马厩,引发了一场大混乱,这个场景可以帮助你记住“衅厩”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挑拨离间”、“引火烧身”等,来拓展对于故意挑衅行为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老是衅厩我们班的同学,经常引发纷争。 2. 初中生(13-15岁):那个学生总是衅厩老师,导致班级气氛紧张。 3. 高中生(16-18岁):政治家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经常衅厩对手,制造舆论。 4. 大学生及成年人:他的衅厩行为引发了一场重大社会事件,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