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虚庸 |
释义 | 成语(Idiom):虚庸 发音(Pronunciation):xū y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空洞无用,没有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虚指虚假,空洞无用;庸指平庸,无才能。虚庸形容人没有真正的能力或价值,只会虚张声势,没有实质性的贡献。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贬义,形容那些缺乏实际能力或价值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德充符》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自称是华佗的后代,但实际上没有医术。这个故事中的人被称为虚庸之人,后来“虚庸”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正才能或价值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人整天说大话,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真是虚庸之辈。 2. 他虽然有很多表面上的成就,但实际上是个虚庸的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虚庸”理解为“虚假”和“庸碌”的结合,形容那些虚张声势、没有真正才能或价值的人。可以通过与“华佗后代”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才能或价值的成语,如“庸庸碌碌”、“庸人自扰”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整天只会说大话,但从来没有实际行动,真是个虚庸的人。 2. 初中生:他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是个虚庸之人。 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领导虽然很有威严,但实际上却是个虚庸的人。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