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训政 |
释义 | 基本解释(1).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清 朱珪 《<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黄遵宪 《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 帝尧 训政典留貽。”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 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 成语(Idiom):训政 发音(Pronunciation):xùn zhè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君主在位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以德行和治理国家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训政源自《尚书·大禹谟》中的“训民时敦,训时敦之。”意为君主应当时刻保持修身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以此来教导百姓。训政强调君主应以德行为基础,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过程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训政常常用于讨论政治治理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强调以德治国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训政也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以身作则,以德行来影响和教导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训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在古代,君主被视为国家的父母,应当以身作则,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方式来带领百姓。这一思想在儒家经典中有所体现,而成语“训政”则是对这一思想的概括和表达。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训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训”意为教导、教训,“政”意为政治、治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为一位领导者,你应该注重训政,以身作则。 2. 训政思想强调以德行为中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来实现国家的繁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训政”这个词语与“修身齐家治国”这个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因为“训政”的基本含义就是强调君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来实现国家的繁荣。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政治理念的内容,可以深入学习《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训政的精神,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2. 初中生:领导者应该注重训政,以德行来引导和教导他人。 3. 高中生:训政思想强调君主应以身作则,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繁荣。 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训政也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以德行来影响和教导他人。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