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也与
释义

基本解释

亦作“ 也歟 ”。1.语气助词。表疑问。《论语·雍也》:“ 仲由 可使从政也与?”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乃生吮笔和墨以从事於其间,其犹有 桐 之风也歟?”
(2).语气助词。表感叹。 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以子之疎且易,欲以其求知於天者,使人亦知之乎?宜谤之众也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卫人立晋》:“此圣人之所深惜而特起 卫 人立 晋 之文也歟!”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大概皆不能归咎于五十人煽动之故也欤!”

成语(Idiom):也与

发音(Pronunciation):yě y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也与表示两者相同或相似,没有区别。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也与是一个由两个相同或相似的词语组成的成语,用来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区别,完全相同或相似。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平等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也与可以用于描述人物、事物、观点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它常用于辩论、比较和对比的场景中,用来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也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中。当时,公子燮与公子丑两个人都是鲁国的贵族,他们的才能和品德都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用“也与”来形容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相似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也与是由两个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词语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两个人的才能、学识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也与。

2. 这两幅画的风格和技巧都也与,很难区分出哪个是哪个。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也与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也与”与“相同”、“相似”等词语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两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学习更多与也与相似的成语,如“不分伯仲”、“如出一辙”等,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两幅画的颜色也与,都是彩色的。

2. 初中生:这两个学科的难度也与,我都觉得挺难的。

3. 高中生:这两个观点的论据也与,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

4. 大学生:这两本书的主题和写作风格也与,都是探讨人类社会问题的。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15: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