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一臂 |
释义 | 基本解释一条手臂。《山海经·西山外经》:“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北史·薛道衡传》:“今尔之去,朕如继一臂。”《新唐书·薛元超传》:“帝幸东都,留辅太子监国。手敕曰:‘朕留卿,若失一臂。’”《宋史·宗泽传》:“今遽欲去之,非惟一臂之弗瘳,且并与心腹而弃之矣。” 成语(Idiom):一臂(yī bì) 发音(Pronunciation):yī b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单臂,形容某人能力非常强大,仅凭一只手臂就能完成某项任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一臂”源自于古代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叫孙膑的军事家。他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失去了一只手臂,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努力训练自己的剩余手臂。后来,孙膑展示了他惊人的能力,能够仅仅凭借一只手臂完成其他人需要两只手臂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一臂”成为形容某人能力非常强大的成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特定领域或任务中的卓越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发挥出非凡的力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一臂”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与孙膑这位军事家的事迹相关。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一臂之力下,成功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2. 尽管只有一只手臂,但他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真是一臂之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想象孙膑只有一只手臂却能完成超乎寻常的任务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孙膑的形象与“一臂”这个词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成语“一臂”相关的成语,如“一臂之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只用一只手臂就能完成双人游戏,真厉害,太像一臂了! 2. 初中生:尽管他在比赛中受伤失去了一只手臂,但他仍然展现出了一臂之力,为我们赢得了比赛。 3. 高中生:他的能力超乎想象,仅凭一只手臂就能完成其他人需要两只手臂才能完成的任务,真是一臂之力。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