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隐覈 |
释义 | 成语(Idiom):隐覈 发音(Pronunciation):yǐn 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隐藏、掩饰真相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隐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隐”指隐藏、掩盖,“覈”指查明、辨别。隐覈的基本含义是隐藏或掩饰真相,有时也指掩盖错误或过失。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隐覈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故意掩盖真相,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过失的行为。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法律、商业等领域中的欺诈、虚假宣传或隐瞒真相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隐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贤臣,他忠诚于楚国,但却被一些奸臣栽赃陷害,最终被贬到了边远地区。屈原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怀,写了一篇名为《离骚》的长篇诗歌,批判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然而,这些奸臣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故意篡改了《离骚》的内容,使其变成了一篇颂扬奸臣的诗歌。这个故事中的隐覈,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掩盖真相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隐覈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隐”是动词,意为隐藏、掩盖;“覈”是动词,意为查明、辨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隐覈了自己的身份,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2. 这家公司操纵财务报表,隐覈了真实的经营状况。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为了记忆隐覈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隐藏”和“掩盖”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将其与故事起源中的屈原的遭遇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隐覈相关的成语,如“隐恶扬善”、“隐忍不言”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该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隐覈了自己的错误,没有承认。 2. 初中生(12-15岁):这个政府官员隐覈了自己的贪污行为,没有被人发现。 3. 高中生(15-18岁):这位演员隐覈了自己的犯罪记录,企图重返娱乐圈。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这家公司通过虚假宣传隐覈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受骗。 以上是关于成语“隐覈”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